杠杆炒股的软件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春季行情”正当时!AI浪潮下科技是本轮主线
发布日期:2025-02-19 00:37 点击次数:197杠杆炒股的软件
中信证券:市场风格有望倒向A股核心资产
当前仍处于春季躁动窗口期,预计4月前外部扰动有限,国内经济和政策预期有一定改善,市场边际资金结构在起变化,多因素预示着市场风格有望倒向A股核心资产。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预计4月前中美之间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有限,国内经济平稳回升,政策预期逐步兑现,依然处于春季躁动窗口。其次,从市场资金面来看,DeepSeek改变了中国资产叙事,同时港股持续上涨引发外资回流预期升温,而国内活跃资金仓位已处高位,极致持仓风格的机构亦有再平衡需要。最后,从板块热度和位置来看,科技和主题相关板块的情绪指标均处于高位,港股迅速修复估值后,A股核心资产反而成为阶段性洼地。
配置上,核心资产补涨过程中,锂电和创新药可重点关注。
中信建投:中期市场仍将维持震荡上行趋势
当前内需平稳开局,外需扰动有限,在稳增长导向明确、地产逐步走出需求冰点、政策推动增量资金入市等因素支撑下,中期市场仍将维持震荡上行趋势不变。
近期科技板块涨幅已较可观,部分主题方向短期交易指标存在过热,但对比2023年的基本面逻辑,本轮科技行情演绎预计仍有空间,包括港股科技巨头在内的一批代表性公司的估值中枢与上沿也有理由明显高于过去两年,而具体演绎预计科技主线内部可能存在一定的轮动。
此外,除了AI+主线外,国内政策预期、海外再通胀预期等结构辅线有可能有所表现,关注行业:互联网、电子、计算机、传媒、有色;主题关注:央国企改革与并购重组,新消费,供给侧政策(钢铁/化工等)。
国泰君安:反弹之后,股指料将横盘震荡
决策层对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态度的积极转变,以及中国AI产业趋势的出现,我们维持2025年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年度判断。不过,2025年春季前后整体的交易定价环境是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宏观政策预期暂难以快速调整的阶段,因此市场整体承担风险的意愿相较于2024年第四季度是降低的。过去一段时间的快速反弹,市场正在快速计入投资者对两会政策和产业趋势的乐观期待,市场情绪的局部高点预计将较快形成。因此,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股指总体进入到横盘震荡。
从行业来看,科技行情向产业逻辑优先落地验证方向聚焦,大模型开源平权后,下阶段本地部署将成为企业应用的主要方式,看好本地垂直应用/国产推理算力/端侧设备更新的投资机会。推荐:电子/通信/计算机/广告营销,以及港股互联网。与此同时,AI智能化终端落地加速,赋予制造业第二增长曲线,推荐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
另外,稳定类资产目前成交额占比处于历史极低分位,在节后实体数据弱修复的背景下,总量预期整体仍偏弱,我们预计部分稳定类周期资产在两会后将出现修复性机会,推荐:银行/煤炭/铁路公路等。
兴业证券:AI中期继续成为市场的主线聚焦方向
随着市场共识向AI主线方向持续凝聚,TMT板块的成交占比近期快速抬升至46%左右,为近年来新高,且已较为接近2023年4月时50%的历史最高水平,由此也引发市场对于AI交易情绪是否已到高点、行情会否终结的担忧。
我们认为,短期随着成交占比上升至高位,板块出现震荡波动的概率的确在提升,但通常不会导致行情系统性终结,影响主要在于结构,在基本面和流动性预期无明显压力的情况下,更多会以内部轮动和高低切换的方式消化短期过热的市场情绪。
中期看,无论是2013年—2014年的中小创、2016年—2020年的核心资产、2020年—2021年的新能源,都是在成交占比不断创新高的过程中确认其主线地位。对于本轮AI行情,DeepSeek的“横空出世”使得国内AI产业趋势和基本面逻辑均开始出现积极变化。虽然在快速放量后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整固,但随着各行业AI渗透率的提升、更多垂直应用加速落地,在基本面和政策环境的双重驱动下,或将支撑AI穿越短期的拥挤交易,中期继续成为市场的主线聚焦方向。
广发证券:科技行情估计会持续到两会之前
从时间/节奏上看,当前科技行情估计会持续到两会之前,但赚钱效应会较此前更为聚焦。大级别题材的演绎一般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主升连板阶段,以情绪核心票连板形式进行演绎;第二是轮动补涨阶段,情绪核心为规避监管进入横盘震荡后,资金大面积挖掘相关有边际催化分支的补涨,也即目前所处的阶段;第三是趋势阶段,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有即期基本面兑现、周线或月线级别的趋势性行情。
在后续的参与思路上,可以沿着“低位成长分支”以及“2025年有望释放业绩”两条线索展开。首先,潜在轮动分支的低位挖掘,主要是在低位未启动过的方向埋伏潜在的消息催化,赔率较高、没有被题材情绪核心分歧带崩的风险。低位成长中,除了春节后有所反应的低空经济、半导体设备、光伏以外,还可以关注军工、文化出海、卫星、医疗设备、AI教育等。
其次,容量核心的趋势低吸,核心思路是找2025上半年有较大概率出现即期基本面兑现的机构容量票。展望2025年,TMT当中有望看到AI订单/销量等业绩兑现的主要在端侧硬件、机器人/智驾、推理侧算力。
申万宏源:产业趋势主题行情尚未演绎到极低性价比区域
宏观环境总体友好,但边际影响有限,基本面改善依然无法有效外推,顺周期行情缺乏弹性。我们依然认为,围绕着主线板块做动量行情,好于高切低做轮涨补涨。
产业趋势主题行情尚未演绎到极低性价比区域,A股市场结构主线不变,可能延续动量行情。看好方向不变:国内AI算力和应用(短期的重点是AI应用扩散行情)、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
继续提示,一季报期关注两类机会:(1)供需格局短期能够验证改善的方向依然稀缺,可能率先表现。重点关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创新药和CXO。(2)长期破净公司市值管理方案将集中公布,关注回购注销、并购主题。
海通证券:AI浪潮下科技是本轮主线
当前A股市场情绪活跃,在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等主题的催化下TMT和机械行业交易热度较高。类比美股七巨头概念,本轮中国科技行情也由部分科技龙头公司驱动,其交易热度也处于高位。当前春季行情正在途中,AI浪潮下科技是本轮主线,关注中国版“M7”概念,政策加码下存在预期差的地产、消费医药也值得关注。
华西证券:“春季行情”正当时,“AI+”仍是配置大方向
展望后市,TMT短期微观交易结构拥挤或放大行情波动性,但中长期科技仍是配置主线,“人工智能+”政策红利叠加各领域AI应用商业化提速,本轮AI+投资有望从此前的海外映射向国内AI产业链景气度转变。
行业配置上,关注AI+产业链扩散机会:AI应用、AI Agent、AIPC、智能穿戴、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国产算力等;此外,关注地方两会高频提及的低空经济方向。
民生证券:顺周期板块的修复行情值得期待
过去一段时间全球市场的焦点始终围绕Deepseek带来的中国资产的重估。当下,在港股和美股内部已经出现了从AI走向更多中国资产的扩散行情,但A股却相对集中。随着节后的复工复产陆续推进,基本面验证的信息将会到来,对顺周期资产形成潜在的催化。
历史上看,无论是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和2019年开始的高端制造行情中,单一板块都不太会是市场的一枝独秀,通过转型和概念的扩散,甚至是经济本身的企稳回升都是低位资产修复的契机,顺周期板块的修复行情值得期待。
我们推荐:第一,未来在国内基本面逐步向好带来预期改善、海外需求抑制因素缓和的背景下,国内顺周期相关的原材料消耗有色(铜、铝)+消费(品牌服饰、食品、饮品、白电、旅游等)+中游制造(锂电、运输设备、工程机械、特材、化学制品等);第二,在实物资产逻辑下,名义利率将跑输通胀,全球定价、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将继续重估,黄金+原油;第三,低估值+红利,同时兼具中国宏观风险下降的:银行、保险。
银河证券:A股市场有望呈现出螺旋式震荡上行
短期来看,在经历快速上涨行情后,个股表现或呈现一定分化态势。但在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叠加一系列政策提振下,A股市场结构性估值重塑机会较大。
当前全A指数市盈率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水平,但相比海外市场来讲仍然处于偏低位置,具备估值吸引力。《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出台,在短期内将显著提振A股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A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来自中长期资金支持,资金结构将更加稳健,投资者的长期信心将进一步增强。后续还需关注特朗普对华政策以及国内经济基本面修复节奏的扰动。
总体来看, A股市场有望呈现出螺旋式震荡上行的特征。配置方面,重点关注:(1)基于自主可控逻辑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科技创新主题。(2)扩大内需导向下的“两重”和“两新”主题。(3)继续看好安全边际较高的红利板块,重点关注央国企。
校对:廖胜超杠杆炒股的软件
- 上一篇:上交所杠杆 黄晓明带一孕妇一起看游神被网友偶遇,网友:疑似是和叶珂没分手
- 下一篇:没有了